德育工作汇报
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以学生为本,以文明班级评比为主线,坚持“良心教育、责任教育”的校训,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工作精细化、高效、规范、有序管理,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健全德育领导机构和完善德育规章制度,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实现规范化管理
1、学校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教学、服务教学。学校建立了德育领导机构,校长为组长,常务副校长、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教务主任、团委书记为组员;
2、拟订完善了各级领导岗位职责,对各领导作了具体的明确的分工,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靠管理出效益,同时注重协作,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3、 根据教育法规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充分体现了“以规治校,以规治教,以规治学”的管理原则,使学校管理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以“责任、良心”为主题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新模式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强调学科渗透,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育人作用,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习惯和意志方面的教育,发挥情感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做到了时时育人、事事育人,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2、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班主任工作培训和经验交流,实行“老带新一帮一”,促进青年班主任的成长,加强后备班主任的培养,充分发挥班主任各自工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使班主任工作始终充滿生机和活力;
(2)以常规工作为要点,如班主任的出勤、班主任工作手册的填写,班级日常量化,问卷调查的情况,班主任的工作纪律、后进生的转化、班级建设、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开展主题班会和校会、宿舍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作为期末评优评先的依据。
3、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在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统筹下,每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让学生参与管理、自我管理。学生会成员配合领导及老师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并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不定期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言行、校牌佩戴等常规检查;各班实行班长、班委成员、小组长分层管理模式,加强各自职责,层层监控,形成了严密的监督机制。这样学校逐步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三为主”的管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细化环节,保障德育实效。
4、全面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力求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做,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尽责。
(1)分解班级任务,明确各自责任。将班级的事情分成若干年小项目,安排到具体的人员负责,落实相关职责,明确分工,力争做到“干”,并落到实处。在规定中,实行“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任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的岗位责任。
(2)加强工作指导,重视过程监督。我们的教育管理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必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行动,关注学生的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构建学生的成长记录。加强监督力量,要求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3)组织成果敛收,贵在持续改进。
班级精细化管理成果初见成效,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室文化彰显各专业特色,富有教育意义,寝室文化达到舒适,有家的感觉。教室桌凳、劳动工具的摆放、寝室内务的整顿有质的飞跃。
但班级管理要及时完善补充,查漏补缺、持续改进,坚持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三、以“习惯、规范”为重点善始善终抓好常规工作
1、 坚持以养成教育为总抓手
坚持上好学生入学第一课,以军训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国防、组织纪律和艰苦挫折教育,入校后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规范学生作息、就餐、上课等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好。
2、 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
(1)早会三个二:指每周六个早自习进行身体训练、阅读、演讲三个项目,每个项目各占两个课时,由班主任进行时间分配和具体组织并参与其中,以达到学生锻炼身体、基本朗读、说话能力。
(2)课前三分钟指以班级为团队,以学生为单位,利用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进行讲话训练,教师对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一学期定位在让学生敢上台、敢抬头、敢开口;第二学期定位在让学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学期定位在锻炼学生演讲的综合能力;第四学期定位在锻炼学生参与面试的能力。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上敢讲话,并把话讲好。
(3)晚自习的新闻联播和书法练习,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关注国内国际大赛,练就一手漂亮的舒服。
(4)集会包括:每天晚上进行集合点名,总结当天情况,训练学生站姿,引导学生反思当天行为;每周进行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颁发流动红旗,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以活动载体教育人。通过主题班会、卡拉OK比赛、元旦文艺晚会、演讲、征文、第2课堂、校内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游园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校精神面貌的整体提高。
4、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
班主任月假前与家长电话联系
,并利用校讯通等平台,把学校相关的信息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及时地反馈于家长,真诚沟通,密切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
5、常抓不懈安全教育
学校全方位实行封闭管理,树立“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进出校门制度,建立了学校领导——德育处——学生会三级管理网络,成立了国旗护卫队、应急分队、护校队(简称“人文三队”)加大对校门口、校园及教学区的巡视检查力度。通过图片展、黑板报、观看录像、专题班队、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校报、每期学校还聘请当地派出所的指导员为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法制、安全、心里健康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