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蛇)六月初八
  您的位置:首页 > 尚上德育 > 尚上德育经验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教学之管见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2日  ‖  查看3744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教学之管见

雷友碧

关键词: 教学 课改目标教学法

导语: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尚存在一些有待完善或值得探索的问题。最突出的: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缺乏有机结合;二是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的功能和特性,缺少理性概括,故造成教学实践困难。笔者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有关教材的比较分析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管之见。

一、重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功能,理顺学科关系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本功能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功能是以中职生未来职业生涯软件生成为前提,职场作为能力创建为核心,其实质是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对职校生进行职业设计、职业定位、就业引导,使学生有效完成职业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及与其他学科关系

1.《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职校生职业方向定力问题的工具,是《就业指导》解决职校生职场行为及职场素养学习力问题的前提。即:不同形式的职业生涯应当匹配与之相适应的职场行为能力和职场素养。

2.《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校生专业技术能力实现职业化的转换器,是有效实现学以致用目标的逻辑方法与根本途径。即:不同形式的职业生涯应当匹配与之相对称的执业手段和技术能力。

二、深化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性,调整教学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四大基本特性:长效指导性、方向规定性、功利绩效性、逻辑思维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根据四大基本特性,按照优化的价值取向原则确定教学方向。

(一)坚持长效指导性,指导学生从终身职业生涯角度确定宏观职业定位,制定《终身职业目标》。即:解决“从事哪一行”的问题。使学生在行为上和意识深处,设计一个贯穿其职业生涯全程的连续性长效指导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指导其在自已职业生涯中的运行,规避短期行为,保障职业生涯的长效发展与执行。

(二)贯彻方向规定性,指导学生从职业人的角度确定微观职业定位,制定《执业个性化目标》。即:有效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一个以自我核心技能为保障,又具有学习力补给性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效规避失业风险,降低学习和就业成本。

(三)兼顾功利绩效性,引导学生从职场和社会价值诉求的角度进行职业定位,制定《就业稳定率目标》。即,解决就业大环境适应能力问题。使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预期设计,在最贴近自己所拥有的核心技能的前提下,有充分的适时适事应对能力和调节能力。从而使自己快速融入职场和社会,减少待业压力和就业成本,增进收入增长。

(四)强化逻辑思维性,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确定职业成长规划,制定《事业发展目标》。即,解决职业发展阶段目标问题。使学生建立思路清晰的职级升迁、技能提升、事业转型的事业发展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框架,规避违反逻辑思维的盲目冒进、跳跃运作、虚无幻想形成的风险,有计划推进事业持续发展。

三、有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改,实施“目标教学法”和强化职业生涯教育

(一)“目标教学法”定义:以目标设计和目标内容解读为主要形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将《德育》《就业指导》有关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意识的内容,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和教案中,通过教学教育实践,强化训练学生的规划定力和规划意识。

(三)积极推行目标教学法。

1.目标教学法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终身职业目标》《执业个性化目标》《就业稳定率目标》《事业发展目标》

2.充实和完善目标教学法基本内容:

1)终身职业目标的基本内容:从业的行业类型、从业基本方向、从业区域、总目标、前景预期设计、自我能力评估、学习力预期设计、定力(坚持力)预期设计。

2)执业个性化目标的基本内容:核心技能条件、辅助技能、专业对口就业、薪酬(阶段性)预期、职场环境改善的预期设计。

3)就业稳定率目标的基本内容:一般职场环境预期、一般就业薪酬预期、就业周期、跨行就业控制、失业周期控制。

4)事业发展目标的基本内容:基层工作时限、职务晋升阶梯设计、技能晋级阶梯设计与资质升级预期、社会地位预期目标、本行业创业计划、跨行业创业计划、创业资本积累计划。

3.目标教学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清晰明确的目标设计,使学生了解自己和洽当评价自我的职业生涯创建能力,明确自己在未来职业生涯行程中的职业定位、行为方式、作为进程、运动趋势。

4.目标教学法的目的。引导学生养成宏观有规划、微观有计划的职业人习惯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创建清晰的择业、就业、创业逻辑思维。同时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逐渐形成在职场和职业生涯中的积极作为习惯。使之少走弯路,减少失业风险,降低就业成本和学习成本,稳定增加执业收入,增进职业收益。

(四)创新职业生涯教育,改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

1.开展“三项教育”活动,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支撑力

1)把职业理想教育和有效的目标制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清晰地设计自己远大的职业生涯前景。

2)把立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形势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实力创建自己的职业基础,积极面对现实职场环境。

3)把兴业教育和岗位建功、可持续长效发展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高效创建自己的事业基础,脚踏实地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人生价值。

2.以第二课堂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形式,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空间宽度。

1)有计划开展主题活动,改善学生的自我评价。

2)有计划组织学生职场亲历体验,改善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

3.设置专门的案例分析课堂,同时融入情景教学模式,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厚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通过进行经典案例赏析和案例比较分析以及小品演绎,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良好的择业、就业、创业观。以实现其高效性创建职业生涯。

四、辅助措施

(一)教研支撑:有计划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性教研,常规业务性教研,同时通过课堂设计创建交流,名师教学观摩,名课程教学示范等方式推动“目标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二)专业学科支撑: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求为学生设置一门核心技能,两门或以上特殊辅助技能。

(三)综合学科支撑:各通识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在教育教学中要增加职业理想教育和有益于增强学生职业生涯综合素养的内容宽度;特别是《就业指导》课程要融入职业生涯创建的核心内容并强化职业生涯所必须的素养教育深度。

通过上述措施的全面推动,实现培养职业生涯素养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和推动合力,以保障深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改,最终实现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的高质量创建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效设计水平。

 

         

                   

主办单位: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网址:www.kxjlzx.com 热线电话:(023)52230000

渝公网安备 50023402000245号

渝ICP备15013278号-1


为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将电脑调至1024×768分辨率,并使用IE8及以上版本、Chrome、Firefox和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By:Nzcms v1.4.10-3207
技术支持:重庆四叶草科技有限公司